1 硬度是材料機械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,而硬度試驗則是判斷金屬材料或零件
質量的重要手段。由于金屬的硬度與其它機械性能有相互對應關系,因此,大多數金屬材料可以通過測定硬度近似地的推算出其它機械性能,如強度、疲勞、蠕變和磨損等。
2 HR-150A手動洛氏硬度計是一種普及型的洛氏硬度測試儀器,適用于金屬材料的洛氏硬度試驗。其施加試驗力的速度由緩沖器來調節,試驗力的變換通過變荷手輪的旋轉而獲得,本儀器操作簡便迅速,性能穩定,使用廣泛。
1、布氏硬度
用一定直徑的鋼球或硬質合金球,以規定的試驗力(F)壓入式樣表面,經規定保持時間后卸除試驗力,測量試樣表面的壓痕直徑(L)。
2、洛氏硬度
洛氏硬度試驗同布氏硬度試驗一樣,都是壓痕試驗方法。不同的是,它是測量壓痕的深度。即,在初邕試驗力(Fo)及總試驗力(F)的先后作用下,將壓頭(金鋼廠圓錐體或鋼球)壓入試樣表面,經規定保持時間后,卸除主試驗力,用測量的殘余壓痕深度增量(e)計算硬度值。其值是個無名數,以符號HR表示,所用標尺有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、H、K等9個標尺。
3、維氏硬度
維氏硬度試驗也是一種壓痕試驗方法,是將一個相對面夾角為1360的正四棱錐體金剛石壓頭以選定的試驗力(F)壓入試驗表面,經規定保持時間后卸除試驗力,測量壓痕兩對角線長度。
1812年由德國礦物學家莫斯(Frederich Mohs)提出表示礦物硬度的一種標準。他利用的方法就是劃痕法,先將試驗前期撞腦袋得到的硬材料“金剛石”,作為統一量具,將其制作成棱錐形金剛鉆針,洛式硬度計,然后刻劃試驗礦物,將礦物表面發生的劃痕按深度分為10級,得到相對硬度。
莫斯分別測量了十種礦石,并定義了等級。滑石(talc)1級(硬度),石膏(gypsum)2級,方解石(calcite)3級,螢石(fluorite)4級,硬度計廠家,磷灰石(apatite)5級,正長石(feldspar;orthoclase;periclase)6級,全自動硬度計,石英(quartz)7級,黃玉(topaz)8級,武隆硬度計,剛玉(corundum)9級,金剛石(diamond)10級。這就是早的硬度表,人們稱為“莫氏硬度表”。
后來人們根據這一原理,不斷的延伸,測量了各種材料的莫氏硬度。直到更加完善的現代硬度測量儀的出現之前,一直延用這一辦法。
莫氏硬度標準是隨意定出的,劃痕的深淺很大程度上取決實驗者的力氣。莫氏硬度并不能地用于確定材料的硬度,例如10級和9級之間的實際硬度差就遠大于2級和1級之間的實際硬度差,但方便實用。常用以測定天然礦物的相對硬度。
經過多年的完善,現在我們使用莫氏硬度計測量礦物質硬度的10種礦物質標準。莫氏硬度值并非硬度值,而是按硬度的順序表示的值。莫氏硬度計所測的相對硬度用1~10數字表示,根據實測情況,可分別用等于、大于、小于某硬度級別,表示樣品莫氏硬度值或范圍在肉眼鑒定礦物時,通常采用刻劃法確定其硬度,并以“莫氏硬度計”中所列舉的十種礦物作為對比的標準。
您好,歡迎蒞臨禮之鑫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